为“强军战歌”加油鼓劲——云南省2023年度“最美军嫂”廖德娟同志纪事

[ 发布时间:2024-04-11 来源: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]

她是一位人民教师,三尺讲台辛勤耕耘20个春秋,倾尽丹心育桃李,奉献韶华铸师魂,点燃孩子们成长的灯塔;她是一位“编外教员”,热情助力军营文化建设,为“强军战歌”加油鼓劲,被官兵亲切地称为“廖老师”;她是一位军人妻子,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家庭重担,勤俭持家,尊老爱幼,是丈夫的坚强后盾。她叫廖德娟,是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第一中学的一名教师,中国人民解放军95445部队军官刘永强的妻子。多年来,她坚持“无私奉献搞教育、精心持家助国防”,满腔真情哺育学生,真心真情服务部队,任劳任怨照顾家庭,展现了新时代好军嫂的优秀品质。


640.webp


不穿军装的“编外廖老师”


部队举行歌咏比赛,廖德娟是不穿军装的队员;基层排练文娱节目,廖德娟是随叫随到的教练;战士要学乐器,廖德娟是热心相授的老师……未曾入伍却与军人荣辱与共,未穿军装却与军营血脉相连。


廖德娟是大理州音乐教育学会理事、大理州音乐舞蹈家协会会员,是祥云县的音乐学科带头人,多次被授予省级“教学能手”“优课名师”称号,参加云南省第五届中小学生文艺展演获中学组合唱类一等奖,获大理州“五一劳动奖章”。她得知部队开展军营文化活动亟需专业老师,主动参与部队文化工作,发挥自身声乐特长,教授官兵乐理知识、排练文艺节目。


部队组织“唱响嘹亮战歌,奋进建军百年”主题歌咏比赛,廖德娟为提高歌咏比赛的节目质量,带着官兵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过,一句歌词一句歌词地唱,嗓子发炎了也不肯休息。廖德娟的专业精神、较真劲头,极大地鼓舞了官兵,节目质量大幅提升。


部队驻地条件艰苦,“山连着山、沟套着沟”,业余文化生活单一。廖德娟热情兼任分队的“教歌员”、战士的“音乐辅导员”,从乐理知识、乐器演奏、乐队训练,到“在党旗下成长”强军故事会、《雷达站的故事》轻喜剧,廖德娟都专注投入、竭力相助,有效丰富了军营文化生活,帮助部队培养了一批文艺骨干。


热情相助的“金牌调解员”


“尝过军营的苦,才知晓军人的难;进入军人的内心,才知道军人的可爱。”廖德娟嫁给了军人,深知军人的不易,愈加敬佩军人的忠诚勇敢,心疼官兵的奉献与坚守。


廖德娟通过丈夫了解到,部队有不少单位驻守在偏远山区,与外界来往少,很多官兵成了大龄青年。她自告奋勇牵线搭桥,借助军地联谊交流活动,积极宣传官兵的感人事迹、优良作风、良好品德和责任担当。在她的联络和撮合下,有15对军地青年成功“牵手”,促成了一段段佳缘。


“家属的心事,家属最懂。”每当廖德娟听说哪对夫妻闹了矛盾,总是热情登门疏导劝解。同为军嫂,酸甜苦辣感同身受,谈心交心说到心坎上,廖德娟被大家称为“金牌调解员”。


有一次,有名干部因为家里小孩的教育和照顾问题,和妻子发生激烈争吵。廖德娟与夫妻逐个谈心交流,找到矛盾点,以过来人的经验和体会劝导化解,让夫妻打开了心结,和好如初。


家属做家属的思想工作,具有先天优势。这些年来,廖德娟化解了10余个家庭的矛盾,稳定了官兵的“后院”,让家属全力支持丈夫工作、支持部队建设,廖德娟成为官兵和家属感激和爱戴的“好大姐”。


无怨无悔的“军营半个兵”


很多军嫂说,嫁给军人就成了“半个兵”。从成为军嫂的那一天起,廖德娟就深切地感到,要做好军人的妻子,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。从被大家称为“军嫂”的那一天起,廖德娟就更加独立、坚韧,贤惠、奉献。


“放心好了,家里有我呢!”结婚以来,这是廖德娟对丈夫经常说的话。由于丈夫工作特殊、任务繁重,她担起了家里家外的大小事务。为了不让丈夫分心担忧,她总是“报喜不报忧”。


一头挑着事业,一头担着家庭。廖德娟作为教学骨干,是单位的“顶梁柱”,工作十分忙碌。回到家中,她买菜做饭、洗衣拖地,照顾老小、操持家务,是丈夫的好妻子、孩子的好母亲、老人的好女儿。


你守卫着国,我操持着家。廖德娟没有任何怨言,独自照顾老人孩子,每天奔波往返于军营、学校和家庭,全力支持丈夫工作,成为丈夫的坚强后盾。在妻子的理解支持下,刘永强消除后顾之忧,安心工作,建功立业,从一名基层战士成长为上校军官,多次立功受奖。